Page 27 - 2018年台灣極端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
P. 27
25
華南雲雨帶與鋒面影響
降雨明顯
1/7 1/8
冷氣團南下 1/9 1/14 明顯降溫,雨勢持續
冷氣團出海減弱
日間溫度逐漸回升,陸續 接獲南部漁產災損訊息
截至1月19日止 農漁業災害損失計1億91萬元
冷氣團持續影響
溫度明顯偏低,雨勢減緩
10°C
1/10
冷氣團達寒流強度
天氣轉晴,輻射冷卻效應強
冷氣團強度最強 冷氣團與輻射冷卻影響
北部清晨最低溫,日夜溫差大 中南部清晨最低溫,日夜溫差大
1/11 1/12 1/13
▲ 一月寒流發生前後事件歷程
在一月寒流發生後,臺灣雖不斷受到西伯利亞高壓移出影響,不過 冷高壓強度都偏弱,臺灣北部地區的降溫有限。1 月下旬,堪察加半島附 近出現阻塞高壓,冷空氣受到它的影響無法順利往東移動,乾冷的空氣 只能不斷在蒙古及西伯利亞地區堆積。2 月 1 日,冷空氣開始南下影響東 亞地區,臺北氣象站的溫度在 3 日達寒流強度,並在華南雲雨帶東移的 影響下而有降雨發生,北部山區更出現降雪的現象。二月寒流影響期間, 白天因雲量多導致溫度回升不易,再加上阻塞高壓存在,造成長時間低 溫。整起事件歷時將近 4 天,臺北氣象站最低溫(7.7°C)發生在 5 日, 平地最低溫則於同日發生在新竹氣象站(6.3°C)。另一方面,新竹及新 北板橋區更是連續 69 及 64 小時處於 10°C以下的低溫。
1-2 月臺灣寒流
氣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