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2018年台灣極端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
P. 29
也是影響冷空氣強度及移動路徑的原因之一。此外,降雨或是伴隨晴朗 天氣出現的輻射冷卻效應則容易加重局部地區的低溫及後續的衝擊影響, 更是不容輕忽。
聖嬰現象對寒流強度的影響
聖嬰現象除了對西北太平洋颱風的生成位置有影響外,也有很多科 學家發現,當太平洋出現反聖嬰現象時,東太平洋海溫偏低,會加強太 平洋赤道上東西向的沃克環流(Walker circulation)及南北向的局部哈 德里環流(Local Hadley circulation),使得東亞地區的冬季季風也被 加強,北邊的冷空氣就更容易往南傳輸到臺灣附近。
2018 年初的海溫距平顯示 1-2 月有弱反聖嬰訊號,意謂綜觀環境有 利東亞地區的低溫事件發生,但只仰賴聖嬰現象就能完全預測寒流是否 發生及強度大小嗎?以 2008 年發生在中國的雪災為例,也是在季內振盪 與反聖嬰現象等多重因子的交互作用下,才發生了難得一見的極端異常 冬季大雪災。
一月
二月
▲ 2018 年太平洋海表面溫度距平,東太平洋負海溫距平說明反聖嬰事件正 在發生(資料來源: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繪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27
1-2 月臺灣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