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2019年台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
P. 13
11 農損 金額 蒜頭 1.6 億元 枇杷 0.8億元 茶 0.7 億元 龍眼 0.6 億元 ■ 2018/19 冬季,全臺各地主要受損作物及金額 (資料來源:農業委員會,繪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大宗。黑葉主要種植於中部地區,南部地區則以玉 荷包為主。早期,黑葉荔枝的種植面積比例曾高達 99%,但由於玉荷包荔枝具早熟、果型大、果肉細 緻、甜度高及高單價等優點,因此栽種面積逐年增 加,高雄市大樹區更被稱為玉荷包的故鄉。在農委 會的統計資料中,自 2002 年至今,荔枝的平均生 產量為每年 80,132 公噸,其中又以 2003 年的收 成最為豐碩,產量超過 10 萬公噸。 荔枝的產量與氣候條件息息相關,春夏季須有高溫 潮濕的環境以促進果實發育及新梢生長;秋冬季則 要有足夠的低溫時間及較少的降雨,才有助於抑制 營養生長與誘導花芽分化(盧,1994)。因此, 若每年 10 月至隔年 2 月間發生異常氣候,就容易 造成荔枝開花不完全而影響結果。 荔枝栽培曆 荔枝 1.6 億元 花芽分化期 10-2月 3月 4-8月 開花期 結果成熟期 種植面積佔比(品種) ■ 臺灣荔枝產地分布(資料來源:農業委員會, 繪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近四年來,除了 2018 年外,荔枝的產量普遍偏少, 2019 年更創下新低紀錄,收成僅約平均產量的三 成。因此農委會與國內產物保險公司於 2019 年 8 月合作推出「荔枝保險」,以溫度及雨量作為承 保參數。其中溫度使用每年 12 月至隔年 2 月低於 指定溫度(黑葉與糯米糍為 15.5°C,玉荷包則為 17°C)的日數,稱為低溫日數。雨量則為指定時間 內(黑葉與糯米糍為 2 至 4 月,玉荷包則為 1 至 3 月),連續 12 日內超過 0 毫米的降雨日數,稱為 降水日數。當低溫日數未達 5 日或降水日數 達 7 日,都能獲得理賠, 希望讓農民在面對天災時 仍能穩定收入。 ■ 臺灣荔枝年產量,紅虛線表示長期氣候值(資料來源:農業委員會,繪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2018 至 2019 年暖冬造成農損事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