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2020臺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
P. 37

 溫事件。隨著時序進入春季,東北季風的發 生次數已大幅降低,強烈大陸冷氣團等級以 上的低溫事件更為罕見。雖然冬季低溫事件 發生頻率較高,但因為在該季節的茶樹仍處 在休眠狀態,所以損失相對較少。4 月為春茶 的萌芽期,只要有低溫事件發生,茶葉表面 和嫩芽就容易受到影響而有較嚴重的災害。 在 2020 年 0413 低溫事件中,臺中市梨山茶 區出現大規模的茶葉結霜災情,共造成新臺 幣 0.9 億元的農業損失。透過中央氣象局梨山 氣象站的溫度與濕度觀測資料分析,本起事 件可區分為三個階段來說明。 第一階段為「鋒面通過」,約在最低溫 度出現前24至48小時發 生。此時大陸冷高壓 開始自西伯利亞南 下,同時臺灣附近有鋒面存在, 梨山氣象站的相對濕度都接近 100%,且有降 雨現象,為濕冷的天氣型態。 第二階段是最關鍵的「結霜階段」。隨著鋒 面通過及大陸冷高壓移出,北方的乾冷空氣 不斷被東北風吹往臺灣,導致溫度快速下降 且水氣逐漸減少。山區溫度在大陸冷高壓影 響及輻射冷卻效應的加強下,快速降至結霜 溫度以下。此時由於高山茶區仍有鋒面通過 後的殘留水氣,相對濕度可維持在 90% 以上, 因此茶葉表面開始出現結霜現象。 ■ 臺灣高山茶葉受低溫霜害影響歷程 2020 年 4 月低溫及茶葉霜害事件 37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