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2020臺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
P. 38

   38 特別議題 第三階段則為「太陽加熱」。日出後,溫度 快速回升且濕度下降,已結霜的茶葉表面與 嫩芽經太陽直接曝曬,出現捲曲燒焦、褐化 及枝條枯萎的現象,造成更嚴重的茶葉傷害。 除了 2020 年的 0413 低溫霜害事件外,臺中 市梨山茶區於 2015 及 2017 年的 4 月份也都 曾出現過接近 0°C的低溫,但卻只有 2015 年 有茶葉結霜現象發生。這兩起低溫事件都是 受到大陸冷高壓南下與鋒面通過影響,不過 當溫度降至結霜溫度以下時, 2015 年的相對 濕度仍在 80% 以上,2017 年卻已快速降至 60% 以下。因此,在低溫與水氣充足的情況 下,2015 年的事件有茶葉結霜現象發生,而 且在結霜過後的白天也因日曬而加劇災損程 度,茶損金額高達新臺幣 4.6 億元。由這三起 低溫事件的氣象資料比對結果可以發現,大 陸冷高壓南下、鋒面通過、輻射冷卻效應、 局部地區水氣量變化,以及結霜後的白天是 否為高溫炎熱的天氣型態等都是茶葉霜害事 件的重要致災因子。 2015與2020年 4月低溫      2017年 4月低溫      ✔  ✔ 第一階段 鋒面通過,有降雨 ✔   大陸冷高壓南下 ✔    ✔ 東亞主槽 (115-120˚E) ✔     ✔ 氣溫低於5°C ✔    ✔ 天氣晴朗,無降雨 ✔    ✔ 第二階段 大陸冷高壓中心 (110-120˚E, 20-30˚N)  ✔  ✘ 氣溫低於5°C且相對濕度80%以上 ✔   東亞主槽 (120-130˚E) ✔   ✔    ✘ 濕度梯度 (-50%/3小時) ✔     結語 ■ 梨山地區近年 4 月低溫事件導致茶葉霜害之氣象因子比較 年 4 月 13 日,臺灣發生少見的 4 月低溫事件。 ✔ 一般來說,冬季是最容易發生結霜的季節, 只是茶樹仍在休眠期,因此霜害損失通常較 輕微。四月起,茶樹逐漸開始萌芽,此時低 溫事件所造成的結霜現象會讓茶葉出現較嚴 重的霜害災情。2020 中部高山茶區在輻射冷卻效應加強下,出現接 近 0°C的低溫,並在充足的水氣配合下發生霜 害,導致 2020 年的春茶產量減少約 2 至 3 成。 因此,未來如有春季低溫事件發生,高山茶園 的溫度與水氣變化都是需要特別留意的重點。 第三階段 溫度回升 ✔    ✔ 相對濕度<60% ✔  霜害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