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2018年台灣極端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
P. 9
指出,受災範圍廣及 13 個縣市,受災居民達 30 餘萬人,總損失估計約 新臺幣 37 億元(當時金額),其中以中南部山區與西部平原的災情最為 嚴重。 由此可知,熱帶性低氣壓與強烈西南氣流的交互作用是導致極端降 雨的原因之一。西南氣流提供豐沛的水氣及不穩定的降雨環境,同時熱 帶性低氣壓外圍環流與西南氣流在臺灣西南部外海發生共伴效應,導致 海面上不斷有新的對流被激發並往陸地移動,為西南部地區帶來持續性 的劇烈降雨。
▲ 0823 豪雨事件之熱帶性低氣壓影響期間累積雨量與高雄市新發、臺南市曾文及 嘉義縣鹿草雨量站降雨時間序列(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繪製:國家災害防救 科技中心)
7
120 100 80 60 40 20
0
08-23 06:00 12:00
18:00 08-24 06:00
12:00 18:00
08-25
嘉義鹿草站
低壓北移
持續性降雨
120 100 80 60 40 20
0
08-23 06:00 12:00
18:00 08-24 06:00
12:00 18:00
08-25
臺南曾文站
120 100 80 60 40 20
0
08-23 06:00
12:00 18:00
08-24 06:00 12:00
18:00 08-25
高雄新發站
0823 豪雨事件
降雨量 ( 毫米 ) 降雨量 ( 毫米 ) 降雨量 ( 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