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2018年台灣極端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
P. 23
▲ 2018 年全臺降雨逐月降雨距平百分比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繪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根據吳等(2017)提出的極端降雨事件門檻定義,2018 年有 41 日 達到標準,其中以午後對流、西南氣流及熱帶氣旋等天氣型態佔多數。與 過去兩年相比,未發現極端降雨事件有持續增加的趨勢。各極端降雨事件 的發生原因、極端降雨值等相關資訊除了詳細記載於附錄外,本文選取 2018 年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開設的 5 場極端降雨事件(0613 豪雨、0709 瑪莉亞颱風、0823 豪雨、0908 豪雨與 0915 山竹颱風)及 2 場寒流事 件進行細部分析與討論。希望能透過瞭解這些極端事件的發生原因,作 為未來相似個案的重要氣象監測參考,以提升極端事件的監測預警能力。
▼ 過去三年不同天氣型態造成的極端降雨日數(單位:日)
春季 偏南 西南 午後 低壓帶 熱帶 東北 共伴 鋒面 梅雨 降雨 氣流 氣流 對流 氣旋 季風 鋒面
極端降雨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於 2017 年統計 1993-2015 年臺灣的雨量觀測 站資料,以各延時累積雨量的平均值加上 2 個標準差,訂定 1、2、3、 6、12 及 24 小時的極端降雨閾值,分別為 84、114、140、187、 260 及 356 毫米。
21
100 50 0 -50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16
2
4
4
7
3
13
4
0
2
3
42
2017
0
1
0
7
0
6
2
6
0
5
27
2018
2
0
8
9
3
8
4
2
2
3
41
2018 年臺灣氣候概述
降雨距平百分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