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2018年台灣極端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
P. 16

   在全球持續偏暖的趨勢下,2018 年全臺都會區年平均溫度也高於氣 候平均值(+ 0.6°C),歷史排名第 5。因此,高溫屢破紀錄的新聞報導 自初夏起就不斷出現。在高溫事件頻傳的情況下,因熱傷害而至急診就 醫的人數亦持續增加,5 月份時就已超過 400 人次,衛生福利部也一再 加強預防熱傷害的衛教宣導。中央氣象局自 6 月 15 日起,於官網新增高 溫資訊,將高溫事件定義為「地面最高溫度超過 36°C」,並根據測得的 溫度高低及持續日數發布預警燈號。
  高溫站數 熱傷害人數
   05/01 05/16 06/01 06/16 07/01 07/16 08/01
  2.5 2 1.5 1 0.5 0 -0.5 -1
+2 °C
+2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全臺都會區溫度概況
 ▲ 5 至 7 月逐日全臺日最高溫超過 35°C的測站數與熱傷害就診人數
  7 月下旬,全臺連日高溫,中央氣象局宜蘭縣土場自動氣象站 30 日 14 時觀測到 39.9°C的歷史新高溫紀錄。同一時間,全臺多數平地測站也 都出現超過 36°C的高溫事件。雖然 7 月及 8 月常有溫度居高不下的新聞 出現,但若從逐月溫度距平來看,這兩個月的平均溫度仍非常接近氣候 值,8 月的溫度距平甚至出現負值。反倒是 5 月及 12 月,溫度距平高於 歷史同期約 2°C。
▲ 2018 年全臺都會區逐月平均溫度距平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繪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2018 年臺灣氣候概述
熱傷害人數
高溫站數
溫度距平(°C)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