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2018年台灣極端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
P. 14

  80 熱帶性低氣壓:526 毫米 70
西南氣流:167.5 毫米
08-27 08-28 08-29
    60 50 40 30 20 10
0
08-23 08-24
08-25
08-26
08-30
    12
沿海地區屬嚴重地層下陷區,海拔高度僅 -0.5 至 0 公尺,導致內水排出 不易而造成積淹水。除此之外,當時適逢農曆七月大潮,東石潮位站的潮 位都維持在 0.5 公尺以上。因此可採用重力排水方式排出的時間非常短, 退水更加不易。27 日起,嘉義沿海地區又發生第二階段降雨,雖然最大 時雨量僅 27.5 毫米,但排水不易加上連續 14 小時的降雨,仍讓淹水情 形更加嚴重,整起淹水事件直到 28 日才完全排除。
▲ 嘉義縣東石雨量站(C0M710)0823 豪雨事件降雨時間序列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繪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結語
  2018 年 8 月 23 日至 30 日期間,臺灣受到熱帶性低氣壓與西南氣流 影響導致極端降雨事件的發生,嘉義縣市、臺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的 總累積雨量超過氣候平均年雨量的一半以上。整場降雨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歷時 48 小時,降雨是由移動緩慢的熱帶性低氣壓與西南氣流交 互作用所造成,屬短延時的強降雨型態。第二階段則是在西南氣流影響 下,持續時間高達 96 小時,屬於長延時的豪雨型態。   雖然本次豪雨事件的熱帶性低氣壓未增強為颱風。但在強西南氣流 環境下,這種導引氣流不明顯且往北移動的低壓。因停留在臺灣陸地的 時間較長,再加上低壓外圍環流與西南氣流的共伴效應,讓臺灣西南部 地區易有致災性的豪雨事件發生。爾後如有相似個案發生時,除了要留 意西南氣流的強度外,熱帶性低氣壓的移動速度及方向更是須特別關注 的重點。
 0823 豪雨事件
降雨量 ( 毫米 )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