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2019年台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
P. 20

18   ■ 10 月 31 日 8 時 200 百帕風速分布及雷達回波圖。臺灣位於高層輻散區,宜蘭及花蓮地區有強對流發展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及中央氣象局,繪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達 289、429.5 及 519.5 毫米,屬於長延時極端降 雨型態。在地面氣象觀測資料中,龜山島及西帽山 氣象站的近地面風速都在強降雨發生期間達最強, 龜山島的風速更超過每秒 5 公尺。這一股較強的東 北風一路進到宜蘭縣南側山區,加上麥德姆颱風外 圍環流的東南風帶來豐沛水氣,導致山區迎風面在 地形舉升效應下,有強對流持續發展,出現長延時 降雨。直到宜蘭外海的東北風減弱,降雨才逐漸趨 緩。 冬季時,強烈的東北季風是造成宜蘭地區發生劇烈 降雨事件的主要原因,但在過去的統計資料中,宜 蘭地區在弱綜觀環境下,亦偶有較劇烈的降雨事 件,2019 年 4 月 27 日,宜蘭地區發生的超大豪 雨就即為此類型的降雨事件。   強降雨期間   龜山島風場 ⻄帽山風場 ⻄帽山雨量 10/30 10/31 時間 11/01       11/02  ■ 龜山島與西帽山氣象站風場與雨量觀測,綠色柱狀圖為小時累積雨量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繪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宜蘭的劇烈降雨 風速(公尺\\\\秒) 風速(公尺\\\\秒) 雨量(毫米\\\\時)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