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2019年台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
P. 22

20  ■ 龜山島與蘇澳氣象站風場與雨量觀測,綠色柱狀圖為小時累積雨量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繪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雖然龜山島氣象站仍盛行東北風,但強度已小於 1031 超大豪雨事件。因此,微弱的東北風進入蘭 陽平原後,易受地形影響而在宜蘭縣南側轉為偏西 風,並從蘇澳地區出海。隨後,此西風與海面上的 東北風輻合,導致外海不斷有強對流發展並被東北 風帶進陸地,造成蘇澳地區持續性的降雨。 結語 2019年,宜蘭縣分別於4月27日及10月31日 發生超大豪雨事件,其中 0427 更是自 1993 年以 來,4 月份第一次出現超大豪雨事件。在這兩起事 件中,臺灣附近皆有豐富的水氣及高層輻散場存 在,為適合強對流發展的有利環境。雖然近地面皆 為東北風的環境,但東北風的強度稍有不同,導致 降雨分布亦有所差異。 當東北季風強盛時,東北風可深入至宜蘭縣南側山 區,水氣受地形抬升凝結而產生降雨,因此累積雨 量最大值常出現在南澳鄉(1031 超大豪雨)。 另一方面,當東北風較弱時,東北風進入蘭陽平原 後會轉為偏西風,並由蘇澳地區出海,此西風與東 北風再於蘇澳外海相遇而激發出強對流,導致降雨 最大值出現在蘇澳鎮(0427 超大豪雨)。 這種小範圍且長延時的極端降雨,往往可達豪雨等 級以上降雨,且降雨極值常在宜蘭縣南澳或蘇澳地 區。雖然受影響的縣市較少,但單日累積超過 500 毫米的降雨對於區域防災應變能力是嚴峻的挑戰。 本研究的相關成果將可應用於爾後相似個案發生時 的研判參考依據,提升極端降雨事件的監測預警能 力。  宜蘭的劇烈降雨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