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 - 2020臺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
P. 4
04 前言 前言 回顧 2020 年,熱帶太平洋地區經歷了聖嬰至 反聖嬰的轉換期。反聖嬰自 5 月開始發展, 並於 11 月達到成熟期,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 總署計算出的海洋聖嬰指數為 -1.42,是近十 年最強的反聖嬰事件。在反聖嬰的影響下, 全球有許多極端氣候事件發生,例如美國西 南部因高溫少雨導致嚴重的乾旱與野火災情、 澳洲多處傳出洪患等。 臺灣亦有數起極端氣候事件發生,例如梅雨 季的降雨提早於 6 月初結束、夏季極端高溫 發生日數創新高,以及西北太平洋自 1958 年 後首次 7 月無颱風生成等,這些 都與反聖嬰開始發展造成的太平 洋副熱帶高壓異常有關。此外, 宜蘭地區秋冬兩季的多雨現象也 符合典型反聖嬰成熟期的特徵。 另一方面,臺灣於 2020 年發生一 年農損規模最嚴重的天然災害事件。這些極 端氣候事件的成因及對臺灣的影響都將在本 書中有較詳細的說明。 在極端天氣事件方面,雖然臺灣 2020 年的極 端降雨日數與大規模致災性豪雨事件均偏少, 但本書仍收集其中 6 場颱洪事件(0516 黃蜂 颱 風、0522 豪 雨、0802 哈 格 比 颱 風、0810 米克拉颱風、0826 巴威颱風暨其引進的西南 風豪雨與 1105 閃電颱風),以及年初的寒流 事件(0129 寒流),進行氣象分析並記錄各 事件發展歷程與氣象背景。 2020 年海洋聖嬰指數 反聖嬰 1.5 1 聖嬰 0.5 起少見的 4 月低溫事件,也是當 0 -0.5 -1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 海洋聖嬰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