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2020臺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
P. 34
34 特別議題 0413 低溫事件與衝擊影響 2020 年 4 月 13 日,臺灣在強烈大陸冷氣團 影響下,臺北氣象站觀測到的日最低溫度為 10.3°C,是繼 1996 年(10°C)後,再次於 4 月出現接近寒流等級的低溫事件。根據農 委會的災情報告,這起罕見的 4 月低溫事件 共造成全臺農業總損失新臺幣 1 億 9,559 萬 元( 統 計 至 2020 年 4 月 20 日 ), 是 2020 年農損最嚴重 的天然災害事件。 ■ 0413 寒害全臺各地 主要受損作物及金額 臺中市 農損1.46億元 影響茶樹生長的氣象因素 臺中市與南投縣為主要的受災縣市,損失分 別為新臺幣 1 億 4,634 萬元與 4,240 萬元, 佔總損失金額的 97%;其中主要的受損作物 是茶葉和梨,合計損失高達新臺幣 1 億 5,550 萬元。在茶葉損失中,以臺中市梨山地區 最嚴重,受低溫影響的面積達 180 公頃,其中 162 公頃為嚴重受 損而無法收成,受災程度高達 新竹縣 農損600萬元 9 成,也是該地區近十年 來茶葉被害程度最高 的事件。 南投縣 農損0.42億元 8,798 萬元 6,752 萬元 1,984 萬元 967 萬元 857 萬元 臺灣茶樹的栽種區域分布很廣,大致以海拔 1,000 公尺為界,區分為平地及高山茶。新北 市坪林與南投縣鹿谷屬於平地茶區,高山茶 則以臺中市梨山茶區、南投縣杉林溪和玉山 茶區及嘉義縣的阿里山茶區為代表。 根據農委會茶業改良場「茶樹栽培環境」一 文,雨量、濕度、溫度、日照及風速都是影 響茶樹生長的氣象要素,其中又以雨量、濕 度及溫度對於茶葉產量與品質的影響較顯著。 一般而言,年雨量 1,800 至 3,000 毫米且月 雨量分布均勻的環境,比較適合茶樹生長, 而如果濕度能維持在 75% 至 80% 間,更能 提高茶葉的品質。年雨量低於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