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2020臺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
P. 22
22 封面故事 2006 年 聖嬰年 副高正常 ■ 東亞夏季降雨的三極結構,2020 年臺灣及中國華南地區的夏季降 雨偏少 副高異常偏強對臺灣高溫及西北太平洋颱風活動的影響 當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時,臺灣在高壓 的籠罩下,盛行下沉氣流,溫度因雲量偏少與 太陽輻射增加而升高,因此高溫日數也會明顯 偏多 17。另一方面,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也會影 響西北太平洋的颱風活動,在正常的情況下, 副熱帶高壓於每年的 6 月至 7 月會略為東退, 季風槽於南海至菲律賓東方海面形成。由於季 風槽和副熱帶高壓的交界處為東西風輻合區, 因此相當有利颱風生成,也是西北太平洋颱 風生成的熱區 18。 2020 年夏季,東亞地區的大氣環流與氣候平 均環流有明顯的差異。首先,因副熱帶高壓 影響範圍向西延伸至中南半島,全臺均籠罩 在高溫區域內,各地都有極端高溫事件發生。 同時副熱帶高壓偏強也抑制了季風槽的發展, 導致西北太平洋的颱風活動因風場輻合減弱 而暫緩,5 月至 7 月間僅有 2 個颱風生成,遠 低於氣候平均值。 2020 年 反聖嬰年 副高偏強 17 Wu et al., 202021 Matsumura and Horinouchi, 2016; Lyu et al., 2017 18 林和吳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