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2018年台灣極端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
P. 33
2018 年 6 月 13 至 15 日間,熱帶性低氣壓在嘉義以南地區造成極端 降雨事件,臺南市、高雄市與屏東縣總計有 23 處積淹水災情。而熱帶性 低氣壓帶來的強風也導致兩艘外籍船隻擱淺於高雄外海,更詳細的災害 紀錄及衝擊影響可參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出版之「2018 天然災害紀 實」。
南海海域,南風分量開始增強
▲ 6 月上旬大氣平均環流,藍色實線為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位置,色階為水氣通量
事件影響歷程概述
臺灣的水資源主要來自春雨、梅雨、午後對流、颱風與東北季風的 降雨貢獻,西南部地區尤其仰賴梅雨季所帶來的降雨。對臺灣而言,夏 季季風通常從 5 月中旬開始發展,隨著西南風增強,來自孟加拉灣及南 海的暖溼空氣讓大氣環境轉為不穩定,伴隨滯留鋒面的強降雨往往來得 又猛又急。但在 2018 年,南海海域到了 5 月下旬仍遲遲未見西南季風的 訊號出現,而此時的臺灣則是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籠罩下,各地均為 晴朗的好天氣。這樣的情況直到 6 月上旬才有所改變,東亞地區的西南 季風開始增強。
31
0613 豪雨事件
0613 豪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