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2019年台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
P. 53

白鹿颱風以第 4 號路徑侵襲臺灣,也是自 2017 年 的海棠颱風(HAITANG)以來,第一個颱風中心登 陸臺灣本島的颱風。根據各部會調查資料,在颱風 影響期間,全臺共出現11 筆淹水、25 處坡地災害, 農業損失總金額高達 1 億 7,469 萬元。此外,26 日時,大量漂流木隨著海流漂進臺東縣富岡漁港, 導致船隻完全無法進出,漁船及臺東往返綠島及蘭 嶼的船班都受到影響。 事件歷程概述 8 月 19 日,菲律賓東方海面上有一個低壓快速發 展,12 小時後已達熱帶性低氣壓標準。21 日 14 時,白鹿颱風生成,為 2019 年西北太平洋第 11 號颱風。 颱風生成後,其強度緩慢增加並穩定向西前進,但 從 22 日下午起,白鹿颱風先轉往北北西移動,次 日又改朝西至西北方向前進,對臺灣的威脅程度增 大。中央氣象局分別在23 日5 時30 分及14 時 30 分發布海上及陸上颱風警報,中央災害應變中 心也在陸上警報發布後提升為一級開設。 颱風警報發布後,白鹿颱風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 導引下,以每小時超過 25 公里的速度快速往西北 行進,於 24 日 13 時自屏東縣滿州鄉登陸,16 時 10 分從高雄市楠梓區出海,停留臺灣本島的時間 僅約 3 小時。隨後,颱風登陸中國福建省漳州市 並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中央氣象局先在 25 日 8 時 30 分解除陸上颱風警報,再於 11 時 30 分解除 海上颱風警報。總計海上及陸上颱風警報分別歷時 54及42小時。 51  ■ 白鹿颱風移動路徑及影響歷程 (資料來源: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繪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0823 白鹿颱風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