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2019年台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
P. 42
40 6 月 11 至 14 日,受到西南氣流及梅雨鋒面通過影 響,全臺各地均有明顯的降雨,中南部山區更出現 劇烈的極端降雨事件,多處測站觀測的總累積雨量 都超過 500 毫米。根據災情查報資料,整起事件共 有 84 筆淹水通報,其中以臺南市(55 筆)及高雄 市(16 筆)最多,而新北市、臺中市、南投縣、 嘉義縣市及屏東縣的山區則有零星的坡地及道路災 情。另外,在農業損失的官方統計資料中,全臺農 林漁牧產業物及民間設施總損失 2,271 萬元,以雲 林縣損失 1,015 萬元最為嚴重。 事件歷程概述 整起事件始於 6 月 10 日,一道結構完整的梅雨鋒 面移動至臺灣北部海面上,同時西南風亦逐漸增 強,臺灣西半部地區轉為不穩定的天氣型態。11 日清晨,緩慢移動的鋒面開始進入北部陸地,臺灣 定。其中臺灣北部地區受到鋒面上的強對流影響而 有劇烈降雨發生,中南部山區則在西南氣流的影響 下,出現較大的雨勢。 12 日,臺灣中南部地區雨勢較明顯,山區的降雨 尤其劇烈。13 日時,鋒面北抬至臺灣北部海面, 降雨雖稍緩和,但對流發展仍相當活躍。14 日下 半天時,鋒面已到巴士海峽上,各地的降雨趨緩。 ⻄南氣流 ,山區的降雨尤其劇烈。13 日時,鋒 12 日,鋒面所在的中南部地區雨勢較明顯 位於地面鋒面、西南氣流、低層噴流及高溫區等有 利劇烈對流發展的匯集處,各地的天氣都非常不穩 面北抬至臺灣北部海面,臺灣位於鋒前不穩定區域,降雨雖稍緩和,但對流發展仍 相當活躍。14 日清晨,梅雨鋒面再次往南移動,中心快,速繪通製:過國臺家災灣害,防下救科半技天中心時)已到巴士 海峽上,各地的降雨趨緩。 ■ 6 月 11 日 8 時 850 百帕相當位溫。高溫區自華南延 伸至臺灣海峽北部一帶(資料來源:美國國家環境預報 ■ 6 月 11 至 14 日累積雨量(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繪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 6 月 11 至 14 日累積雨量(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繪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 心) 0611 豪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