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2019年台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
P. 27

19 日中午過後,臺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的對流 發展相當旺盛,在 15 至 17 時期間,高雄市及屏 東縣沿海地區 16 個雨量站 2 小時累積雨量超過 118 毫米的極端降雨標準。其中又以高雄市楠梓氣 象站最高,達 162.5 毫米,高雄大寮及仁武氣象站 也在 150 毫米以上。最劇烈的降雨發生在 16 時, 沿海各鄉鎮出現時雨量接近 100 毫米的極端降雨, 最大時雨量高達 102.5 毫米,遠遠超過高雄市區每 小時 70.9 毫米的雨水下水道排洪設計標準,造成 不少地區傳出積淹水災情。整起降雨事件直到 20 時才趨緩,12 至 21 時的總累積雨量以高雄市大寮 及小港區鳳森氣象站最高,分別為 204 及 201 毫 米,但在短短的 3 小時內(15 至 18 時)就降下 超過 160 毫米的降雨,屬於短延時的極端降雨型 態。 節(knot,kt) 是一個航海及航空常見的速度單位,在定義 中,1 節的速度約等於每秒 0.514 公尺或每小 時 1.852 公里。 ■ 7 月 19 日 16 時三維雷達回波與高雄市楠梓及鳳森氣象站降雨時序 (資料來源: 中央氣象局,繪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在本事件中,雖然丹娜絲颱風引進了西南風,但 臺灣西南部外海的平均風速約為每秒 10 公尺,且 850 百帕高空也沒有低層噴流軸,是一個較弱的西 南風事件。因此降雨多集中於沿海地區且影響時間 不到 12 小時,而強對流的發展及影響歷程能以初 生期(10 至 13 時)、發展期(13 至 15 時)、成 熟期(15 至 17 時)及消散期(17 至 20 時)四個 階段來說明。 25    ■ 0719 豪雨事件歷程及累積雨量(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繪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颱風引進的西南氣流降雨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