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2022臺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颱風不登陸 雨或不雨
P. 8
■ 2020~2022 年颱風路徑。
2020 年起, 已經連續三年沒有颱風登陸臺灣了
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平均每年有 26 個颱風
生成。其中,超過一半的颱風都發生在 7 月至 9
月,因此這一段時間也被稱為西北太平洋的颱風
季。適合颱風形成的大氣環境條件很多,例如間
熱帶輻合區 (ITCZ)、熱帶上對流層槽 (TUTT)、
東風波、季風低壓等。然而,對西北太平洋而
2
颱風生成後,主要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
導引氣流影響而向西移動。但當颱風移動至菲
律賓或臺灣附近時,由於位處副熱帶高壓邊緣,
因此颱風移動就會受當時的高壓勢力強弱影響。
當高壓偏強,颱風會繼續西行;若高壓偏弱,則
颱風在侵襲臺灣前即北轉朝日本及韓國行進。同
時,季風低壓環流也會影響颱風的移動。在季風
低壓內的颱風常因導引氣流不明顯,出現滯留,
3
言,有 75% 的颱風都是在季風低壓內形成 ,像 是 2021 年的烟花和盧碧及 2022 年的軒嵐諾和 梅花,都是伴隨季風低壓生成的颱風。
甚至在侵襲臺灣前就突然轉變移動方向 。根據
8
2 李等,2021; 黃等,2021a; 黃等,2022; Lander, 1994; Wu et al., 2013; Liang et al., 2014; Ritchie and Hollad, 1999 3 黃等,2021a、b; 黃等,2022; Ko and Hsu,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