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2022臺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颱風不登陸 雨或不雨
P. 38
6 月 24 日,臺灣位於太平洋副熱帶
15
與豐沛水氣的環境下快速發展。13 時, 在強對流胞的影響下,大臺北地區的雨 勢逐漸增強。同時,伴隨強降雨出現的 下衝流,不僅讓臺北氣象站的溫度量測 在 1 小時內降低 9.6°C,甚至出現 9 級強 陣風,導致臺北市的大同、中正及大安 區陸續傳出路樹倒塌災情。另一方面, 對流胞內的強烈垂直運動也讓多個行政 區發生冰雹事件,其中,總統府旁的臺 北氣象站更是繼 1979、1998 及 2013 年 後,再次降下冰雹。
溫度降低 9.6°C
高壓邊緣,屬於弱綜觀 的大氣環境,各 地多為晴朗炎熱的天氣。然而,由於暖 濕空氣隨著環境盛行的偏南風傳輸至臺 灣附近,使臺灣出現適合強對流發展的 大氣條件。因此,中午過後,全臺各地 的午後對流發展旺盛,臺北盆地更出現 冰雹事件。
事件歷程與氣象分析
當時的氣象資料顯示,大臺北地區 的溫度和水氣含量在日出後就逐漸上升, 並在中午達到最大值,對流胞也在熱力
溫度 (°C )
36
33
30
27
24
比濕 (g/kg)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陣風風速和風向
32 24 16
8 0
小時雨量和累積雨量
30 50
34.5°C
24.9°C
0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201221222324
0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201221222324
0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201221222324
最大陣風 24.2 m/s
20 10
40 30 20 10
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201221222324
■ 6 月 24 日臺北氣象站地面觀測。
15 弱綜觀是指大範圍內未受明顯的綜觀天氣系統影響,例如颱風、鋒面及大陸冷氣團等。 38
極端天氣事件回顧
日雨量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