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2021臺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狂風暴雨
P. 40

 極端天氣事件回顧  40 低溫與衝擊 在本起事件中,三場寒流有不同的天氣類型 及溫度變化特性。1231 寒流為日夜溫差大的乾 冷型寒流,並且在破紀錄的強烈西伯利亞高壓快 速南下影響下,北部地區於寒流發生前 24 小時 的降溫幅度高達 10.5°C。事件發生期間,臺北氣 象站的最低溫度為 7.6°C,平地最低溫則為連江 縣南竿鄉的 3.8°C。 0107 寒流事件為水氣充足的濕冷型寒流, 臺灣北部地區的迎風面有較顯著降雨,此類型的 寒流常因雲量偏多而使白天回溫不顯著,導致日 夜溫差較小且低溫影響時間較長。本起寒流事件 持續 3 日,臺北的最低溫度為 8 日的 7.3°C,平 地最低溫則出現在 9 日的連江縣南竿鄉 (3.3°C )。 0111 寒流則為濕冷轉乾冷型寒流。臺北氣 象站的最低溫度為 13 日的 6.8°C,平地最低溫則 為金門縣的 3.9°C,嘉南平原更在輻射冷卻影響 下出現 16.9°C的日夜溫差。雖然本事件的寒流持 續時間長達 4 日,是這三波寒流中最久的一次, 但溫度在 10°C以下的時間僅 27 小時。由於寒流 持續時間較短,因此影響程度較 0107 寒流小。 根據歷史農業損失資料分析,寒流事件對社 會經濟造成的衝擊影響主要來自強風及溫度急速 下降。在本事件中,強風所造成的農業損失主要 發生在臺南市和屏東縣。農作物倒伏、葉面破損 與落果的受災面積達 132 公頃,初估損失為新 臺幣 391 萬元。另外,低溫也造成全臺農林漁 牧業損失總計新臺幣 1 億 6,574 萬元 ( 統計至 1 月 20 日 17 時止 )。其中,農產損失金額為新臺 幣 1 億 2,060 萬元,以屏東縣受災最嚴重 (7,460 萬元,占 45%),其後依序為高雄市 (2,289 萬元 ) 和雲林縣 (1,807 萬元 )。受損作物主要為蓮霧, 損失金額 9,606 萬元,其次為番荔枝和高接梨穗。 漁產損失金額計新臺幣 4,511 萬元,主要為文蛤 池混養的虱目魚 (2,221 萬元 ),其次為海鱺和金 目鱸。除此之外,桃園市養殖的鵝亦因低溫而暴 斃,估計損失金額為新臺幣 2.5 萬元。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