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2021臺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枯旱大地
P. 38

 極端天氣事件回顧  第二階段 (14 時至 18 時 ),原位於桃園的對流胞,其北 側部分已與臺北市的對流胞合併,但南側仍滯留於新北市三 峽、樹林和土城一帶。由於合併的對流胞在劇烈降雨後產生 較強的外流 ( 偏北風 ),並與當時盛行的暖濕西南風產生輻合。 因此,滯留在三峽與樹林附近的對流胞快速增強,閃電發生 次數亦明顯增加。最劇烈的降雨發生在新北市三峽區,三峽 氣象站的時雨量高達 103 毫米,為新北市時雨量歷史排名第 15 的極端降雨事件 。整起事件的降雨直到 18 時才因對流胞 減弱消散而趨緩。 這起大範圍的劇烈午後雷暴所造成的短延時極端降雨, 因降雨強度已超過現有雨水下水道的防洪設計標準,導致大 範圍的積淹水災情。根據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坡地與洪旱 組彙整的災情資料,臺北市和新北市共出現 541 處積淹水災 點,涵蓋 22 個行政區,其中更有將近 9 成 (484 處 ) 發生在 臺北市。                      ■第二階段雙北累積雨量分布                      與三峽氣象站雨量歷線。 新北市三峽區 累積雨量 203mm 103mm 8 根據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之極端降雨事件簿,臺北市及新北市的歷史最大時雨量分別為2016年 梅姬颱風的 153 毫米 ( 北投區大屯山氣象站 ) 及 2004 年納坦颱風的 157.5 豪米 ( 貢寮區福隆氣象站 ) 8      38  累積雨量(mm) 時雨量(mm)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