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2020臺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
P. 54
54 極端天氣事件回顧 ■ 低壓帶影響期間的降雨分布 ■ 颱風遠離後,臺灣附近的南風持續偏強,造成西南部 地區出現短延時強降雨 對流胞合併與災害衝擊 雖然哈格比颱風中心未登陸本島,但臺灣北 部地區仍受颱風螺旋雨帶影響而有劇烈降雨 發生。當颱風螺旋雨帶開始一波波移進大臺 北及桃園地區時,雨帶上的對流胞未因地形 影響而減弱,反倒是透過對流胞合併過程而 增強。 第一次合併從8月3日8時開始,當時共 有三道雨帶移入臺灣北部地區。大臺北地區 的兩個對流胞先合併後,其強度快速增強並 持續往西南方向前進,隨後再與滯留於桃園 地區的對流胞合併。合併過程歷時約 1.5 小 時,並在桃園地區造成劇烈的短延時降雨。 第二次合併從 3 日 10 時開始,第一次合併 後的對流胞仍在桃園地區滯留,在強降雨產 生的外流與環境風場輻合下,使新移入的南 側雨帶略為增強。11 時,新移入的北側雨 帶在南側雨帶造成偏南風和環境風場偏北風 的輻合作用下,對流持續增強,導致大臺北 地區有非常劇烈的短延時降雨發生。隨後北 側雨帶逐漸加速並與南側雨帶合併,合併後 的對流胞,不僅強度增強,強回波區的範圍 也變大。本次合併過程歷時約 3.5 小時,大 臺北地區及桃園地區皆有顯著的降雨。 在本起事件中,對流胞合併增強的物理機制 為對流胞移動速度不同所導致的後方碰撞。 2015 年 6 月 14 日發生在臺北市的劇烈午後 08/02 05:00-08/04 24:00 累積雨量(單位:毫米) 排名 測站代碼 測站名稱 縣市 鄉鎮 累積雨量 1 466910 鞍部 臺北市 北投區 312.8 2 A1AD20 竹湖 4 C0R440 大漢山 6 C0C540 埔心 8 466930 竹子湖 10 A1A9S0 湖田國小 臺北市 北投區 屏東縣 春日鄉 桃園市 大園區 臺北市 北投區 臺北市 北投區 301.0 297.5 285.5 274.5 267.0 3 01R040 士文 屏東縣 春日鄉 300.0 5 A1AD40 油坑 臺北市 北投區 290.5 7 72Q010 高雄農改 屏東縣 長治鄉 279.5 9 01A420 竹子湖 臺北市 泰武鄉 269.0 ■ 哈格比颱風總累積雨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