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2020臺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回顧與分析
P. 13
溫度亦向上攀升,全臺都會區的年平均溫度 為 24.9°C,比長期氣候平均高 0.96°C,取 代 2019 年成為臺灣有觀測紀錄以來最暖的一 年。高溫現象在夏季時尤其明顯,各地不斷傳 出破紀錄的極端高溫。另一方面,雖然 12 月 的平均溫度也偏暖,但 12 月下旬至 2021 年 初,短短半個月內就有三起寒流事件,類似 的情況曾出現在 2010/2011 的反聖嬰年冬季。 因此,2020 年的夏季高溫與冬季低溫事件增 加的氣候特徵與反聖嬰年一致。 反聖嬰對臺灣氣候的影響 13 全臺夏季少雨與東北部地區秋冬季多雨 在降雨方面,雖然不同反聖嬰事件對臺灣的 影響也有所差異,但已有充分的證據說明在 反聖嬰年夏季,臺灣的降雨在太平洋副熱帶 高壓偏強的影響下,易有偏少的情形發生 6 。 而在秋季和冬季,臺灣北海岸及東北部地區 的降雨也容易因南方水氣移入及偏強的東北 季風而增加 7。以 1998 年為例,宜蘭氣象站 ■ 2020 年全臺都會區逐月 平均溫度與氣候平均之 差異 倍。 另一方面,在反聖嬰隔年春季,由於大陸冷 高壓偏強且臺灣東南側的低層大氣有低壓距 平存在,因此會加強臺灣附近的東北風,減 少熱帶水氣進入,導致春雨偏少 8。1988、 1998、2000、2010、2017 及 2020 年的反聖 嬰事件,都讓臺灣隔年的春雨明顯偏少。 2020 年,全臺少雨現象特別明顯,各地的年 9 月至 12 月的累積雨量高達 3,605.8 毫米, 大約是氣候平均的 2.6 倍,而 2020 年的同期 降雨為 1,835.5 毫米,亦大約是長期平均的 1.3 平均雨量皆比正常年減少 20% 以上,中部地 區甚至少了 44%。除了平均雨量偏少外,豪 雨等級以上的劇烈降雨發生日數只有 80 日, 6 Chen et al., 2008 7 Lin et al., 2015; 李 , 2015 8 Chen et al., 2016; 許與陳 , 1994; 吳與陳 , 1996; 楊等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