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2019年台灣極端氣候與天氣事件
P. 56

54 2019 年第 18 號颱風米塔以第 6 號路徑影響臺灣, 雖然颱風中心未登陸本島,但其帶來的劇烈降雨仍 在北部及東北部地區造成不小的災情。整起事件的 最大總累積雨量為 528.5 毫米,臺北市、新北市、 桃園市及宜蘭縣共有 8 筆淹水災點與 7 處坡地災 害。另外,颱風亦造成全臺農林漁牧業總損失 279 萬元,其中農業損失金額 243 萬元。 事件歷程概述 時序進入秋季,西北太平洋熱帶地區仍有許多熱帶 擾動接續發展,尤其是 9 月下旬,再次有低壓區在 關島附近的海面上形成,並持續整合增強。26 日 時,低壓增強為熱帶低氣壓,28 日 8 時,米塔颱 風生成。 颱風生成後,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導引下,朝西 北西方前進,持續接近臺灣東部外海。中央氣象局 分別於29 日8 時30 分和20 時30 分發布海上及 陸上颱風警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亦在陸警發布後 提升為一級開設。 30 日 2 時,米塔增強為中度颱風並轉往北移動, 逐漸接近臺灣,臺灣北部及東部地區受到颱風外圍 環流影響,有較大的雨勢出現。米塔颱風最後僅從 臺灣東北部海面通過,中心未登陸本島。隨著米塔 颱風暴風圈逐漸脫離,中央氣象局在 10 月 1 日 5 時 30 分及 11 時 30 分解除陸上及海上颱風警報, 總計海上及陸上颱風警報分別歷時 51 及 33 小時。  ■ 米塔颱風移動路徑及影響歷程 (資料來源: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繪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0929 米塔颱風 


































































































   54   55   56   57   58